证券化率的发展趋势
证券化率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证券化率在我国快速提高,这是因为国家在金融改革的基础上,尤其是2005年新国五条政策出台后,全面开放金融市场,推出了一系列利好政策来推动证券化市场的发展。而证券化是金融衍生品中的一种,其本质是将具有一定规模的应收账款、资产等,通过特定的券种方式,发行至不特定的投资者手中,并在二级市场上进行交易的一种融资方式。本文将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分析:1、证券化的定义、类型及特点;2、证券化的发展历程;3、证券化率的发展趋势。
证券化的定义、类型及特点
证券化,是指金融机构通过发行被证券化的证券来获得融资,以此来实现资产的转移和再利用。证券化的类型包括资产证券化(ABS)、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收益权证券化和信贷证券化等等,根据不同的证券化对象而定。
资产证券化是指将会产生现金流量的资产,如房屋、汽车、信用卡债务等,放入一专门为此设立的实体公司中,依据发行人不同标准,将关于该资产的各种权利、债务规定等收入一封闭的信托中,再按照一定比例捆绑成不同类别的证券进行发行的现象。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则是指将发行人持有的一种或一组抵押贷款通过信托设立的方式,进行组合,产生与持有人债权相对应的证券品种,是MBS资产证券化产品的一种。
证券化具有以下特点:1、证券化是获得资金的一种方式,以资产为基础才能进行;2、证券化具有较高的流动性,证券化产品可以进行市场买卖,在市场上自由流通;3、证券化具有较高的透明度和证明力,证券化产品的价值是由市场来决定的,相关信息及备案材料都要向监管机构备案并披露;4、证券化可以有效地分散风险,提高信贷资产的利用效率,降低融资难度和成本。
证券化的发展历程
证券化在国外已经发展了数十年,1970年代以来,证券化迅速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成果。而证券化在我国的起点还比较晚,其实质是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形成的,在90年代进行初步尝试,真正起步是在2000年以后。开始,我国证券化市场发展缓慢,但近年来投资者越来越重视其本质和作用,证券化市场逐渐被资本市场所认可。
2005年新国五条出台后,证券化市场被纳入了国家战略产业,其发展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政策支持,如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2009年发布的《指导性意见》就明确提出“进一步建立健全充满活力的证券化市场”。在此背景下,2012年证监会发布的《证券投资基金法律法规》和2013年民商法将ABS包括在承认的资产类型之列,这些政策为证券化市场的创设和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证券化率的发展趋势
目前中国证券化市场也显示出急剧增长的势头,并印证了这个趋势。据Wind数据统计,2019年上半年,ABS市场发行超过3950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近110%。而多个金融机构预测未来我国证券化市场规模将保持高速增长和持续稳步进步。未来,随着金融创新和金融产品的广泛应用,证券化的创设和发展将更有可能带来全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方面,证券化有利于传统金融机构的市场化和资产的流动性,既可促进信贷市场分散风险,又可节约企业成本。与此同时,证券化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广泛和多样性的投资选择,为金融市场提供更为便利的投资渠道和更高的投资回报率。
综上可知,我国证券化率在快速提高的进程中,得到了政策推动和市场认可,并将持续受益于国家政策和经济发展。当然,面对证券化市场兴起带来的挑战,我们需要认清证券化市场的风险等问题,并注重风险控制与管理,加强监管和规范等方面的工作,让证券化市场成为规范、透明、公正、稳定的金融市场。
- 上一篇:获得证券基金从业证的好处
- 下一篇:中泰证券IPO的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