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知识

证券案例揭示控股股东的利益诉求(深入解析)

2023-09-11 18:29:38

引言

证券市场一直是经济学中备受关注的一个领域。其中,股票市场更是承担着资本大量流入和公司融资等重要职能。但与此同时,投资者往往会发现自己的利益与公司决策之间存在不同步的问题,尤其是当控股股东介入时。

什么是控股股东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控股股东。在我国的上市公司中,通常情况下持有该公司50%以上的发行股份即可被视为“控制”,而持有超过30%但不足于50%则被称为“实际控制人”。这些角色都可以被归类为控股或相对控制。

证券案例揭示控股股东的利益诉求(深入解析)

揭示利益诉求:以银行业为例

那么,在具体案例中,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由企业主导产生的影响呢以下以银行业为例:

从规划层面理解政治化、成本效益共存

首先,在规划层面上就可以看到某些方向。例如新疆汇和银行入股华夏银行案。以前者为例,汇和银行的实际控制人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经公司,而该公司仍然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管理。因此,这笔交易带来了不仅是经济上的影响,还包括政治层面的考虑。

同时,在效益层面上也引发了重要但有争议的问题。以澳门特区离岸华商银行为例,其实际控股方大部分由内地金融集团持有(即華夏信托及其他中資背景),澳门本地企业则只占据少数席位。对于本土化需求下利益分配与文化传统之间可能产生成本原则等问题尚未得到合理解决。

从风险管控理论看“嫁接”式收购

其次,在风险管控理论上可以找到线索。例如2015年中国工商银行通过子公司在沙特阿拉伯成立了首个境外法人骨干机构,并且在当地完成并购案;同年6月,建设银行宣布计划100%收购巴基斯坦最大商业银行的股权。两者虽然在境外市场优势显著,但“嫁接”式收购带来的风险分析、对当地监管机构的影响等方面也需要考虑。

控制保障:“不适用上市公司法”的案例

最后,许多支持实质产生的利益性共存。以中国平安为例,其由当时担任副总理经济顾问王岐山亲自追求而成立。这样一家非上市公司能够获取到资本和投资机会,但同时也涉及到堵塞货币竞争和资源官商套利等问题;还有一些像海尔集团、比亚迪等企业都曾采取类似方式来保障自己。

结论

综上所述,控股股东在某种程度上介入了企业决策甚至是扭曲了规则机制。正如2018年10月美国对华为展开指控,“该公司高阶管理层要求员工不断突破各类规章,并支付奖金鼓励此行为”。与此相关的自然还有反制议题等诸多问题存在——或许应通过合法化透明度、规范行业民主决策部分完善中外股权投资机制。

标签 诉求   揭示   股东   控股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