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交所内控指引(企业风险管理新解)
上交所内控指引:引领企业风险管理新解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加速,企业面对着不断变幻的市场环境和竞争压力。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如何有效地控制风险,并保证企业正常经营。为此,上海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上交所”)相继发布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上海证券交易所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内控规定,进而推出了《2015版上海证券交易所 企业内部控制指引》,旨在帮助企业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
内控指引与风险管理
什么是风险简单地说,就是可能发生某种意外事件给企业造成损失或影响正常经营的各种因素。当然这些因素有大有小、危害程度也不同,但任何一个不可预见或缺少应对机制的突发状况都具备潜在威胁。因此,实现良好的金融监管需要通过科学、模型驱动、计算机辅助分析等手段评估金融企业的风险控制能力。内部控制是企业风险管理体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环节,而上交所的内部控制指引则成为了企业明确并实现治理、监管和提高绩效的重要依据。
上交所内控指引内容与意义
2004年,我国《公司法》第四十九条中规定:“董事会应当建立健全公司内部控制制度。”但长期以来整个市场对此视而不见,甚至认为这只是外资企业才有必要做出的表态。然而从上交所发布《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开始,一切悄然变化。再到2015版内控指引正式发行后,市场更加强烈地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几个方面意义:
促进信息透明
首先是对于规范证券市场信息披露及相关议题作出严格要求。在该模板下,各家上市公司都需要按照“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财务报告审查及其他条件测试工作,并尽可能详细披露自身可能承担各种风险的具体情况。
约束企业行为
指引不仅从细节上明确了内部控制设计、实施和运作相关理论与方法,还突出强调了规章制度、组织结构以及人员职责等方面。这有利于在公司治理层面将各个环节需要做的事情变得可操作,并推动企业高管们更好地执行下去。
提高管理水平
当然内部控制也是一种对于公司经营法律合规性的有力社会监督机制,而能够遵照此类规范要求并建立起完善的内控体系,则需要整个团队共同努力,提升企业管理质量和效率。所以上交所内控指引正成为市场准入门槛之一,我国金融市场逐渐形成“阳光化监管”的有效模式。
实现有效风险管理举措
打造全流程的控制5000系统:5000系列是传统版(简称PB)、互联网+板块版(简称IB)和外汇衍生品版(简称DFX),三款系统覆盖了证券、期货等多个领域,目前已经为金融机构、交易所等客户提供了完善的信息分析和业务流程管理服务。其中集成风险预警、对冲策略优化等多种功能。
实现与事实企业保持一致的行政许可审核:将《内部控制指引》第五十七条之外境公司其他上市条件的相关规定与原《股票发行上市管理办法》整合在一起,并对注册会计师、证券承销商资格要求进行全面升级。同时进一步强调了所属板块间统计口径的标准化,并透明化审批流程。
结论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金融监管体系不断完善及市场环境变得越来越开放,各家企业也需要加快落地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在自身业务运作中充分应用数据科技手段,将管理过程中“遵照规则”转换为“享受诚信”。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商机,赢得更广阔和长远的发展空间。